随着演出市场持续升温,麦克人事代理热门演唱会门票也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北京的李女士在购买演唱会门票时,未能通过官方渠道购票,于是把目光转向了社交平台,偶然间,一条声称可以“代抢票”的帖子引起了她的注意。 加收100元代抢演唱会门票? 小心没有票还丢了钱 被害人 李女士:想买两张880元的演唱会门票,他说每一张要收100元的代抢费,他跟我保证通过内部渠道可以帮我抢到票。 在对方承诺能通过“内部渠道”抢票后,李女士向对方支付了200元的代抢费,并将自己的大麦网账号和密码提供给了对方。过一会儿,对方就发来了一张所谓的购票成功截图,随即要求李女士立即支付两张门票票款1760元。李女士也没有核实购票信息,便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交费,但令她不解的是,对方提供的收款码并不是一次性地支付1760元,而是多次扫描不同的小额收款码。 在分了五次扫码,总共支付了1000多元后,李女士察觉情况异常要求退款。对方先是推脱无法退款,在李女士的强烈要求下,对方表示需要添加“退费客服”的QQ号才能办理,急于退款的李女士便答应了。 被害人 李女士:为了赶紧把钱退了,就加了对方的QQ号,然后进了QQ群。 加入QQ群后,客服要求李女士下载了一款手机软件,对方通过该软件的屏幕共享功能查看了李女士的支付宝账户信息。随后对方以“流水不足”为由,诱导李女士进行刷流水消费。 被害人 李女士:我就问他怎么刷流水,他就说让我去开通京东白条,让我在京东上面购物。 为了拿回门票钱,李女士在对方要求下,在某购物平台消费了近7000元。对方承诺这些消费不会成功,只是为了刷流水,消费款项会在门票退费成功后自动退回,这让她放松了警惕。 在焦急等待一个月后,李女士非但没有等来客服的退款,反而收到了某购物平台的近7000元的还款通知短信。此时她才恍然大悟,自己可能遭遇了精心设计的骗局,随即向辖区派出所报警。 据办案民警介绍,本案中诈骗分子故意采用小额分次转账的方式,就是为了规避平台的监测系统。这种手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容易让被害人放松警惕。 警方告诉记者,这类骗局往往会给被害人造成“双重损失”,首先是直接支付的票款难以追回,其次是通过网购平台消费产生的债务也是实际支出的消费。目前警方正在根据李女士提供的相关线索进行深入调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