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十四五”时期,麦克劳务外包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在产业升级中大展拳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优势,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更多活力。在政策护航与创新驱动下,一个个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攻坚克难,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交出了一份规模与质量双提升的亮眼成绩单。 在砥砺前行中持续发展壮大。“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推动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看,民营经济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数量看,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其中,民营企业超5800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1.27亿个体工商户,比“十三五”末增长约37%。从质量看,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额;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和A股上市公司数量;创造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吸纳80%以上的城镇就业;集中了超过92%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敢为人先。各地各部门要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好的环境与条件,为民企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在多重保障中厚植发展土壤。“十四五”期间,我国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壮大,离不开完善的法治护航与务实的政策保障。从市场准入,到税费政策,从融资支撑,到法治保障,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家层面的政策举措基础上,结合实际拿出了更多激励政策,厚植了民营经济发展土壤。五年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迭代“瘦身”,加大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增的减税降费金额,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账款被拖欠等“痛点”。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法治保障。破壁垒,减负担,激活力,民营经济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阔。破除市场准入障碍、强化要素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各地要抓好贯彻落实,持续激发民营企业爱拼会赢的劲头。 在敢打善拼中谱写壮丽篇章。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风起云涌。广大民营企业捕捉产业发展新趋势,通过强化创新研发、拓展海外市场等途径,不断开拓发展新空间。面向未来,各地要以“真金白银”力挺民营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完善激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实实在在地支持实体经济,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更好地推动民营企业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行。各地各部门只有不断厚植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谱写出更加壮丽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李萍) (责任编辑:) |
